.

國家公園環線之二;圓頂礁國家公園、峽谷地國家公園、拱門國家公園

享用完早餐後,一早我們繼續沿著12號景觀公路出發,沿途經過以下幾個景點:

Escalante Interagency Visitor Center Grand Staircase Escalante Visitor Center Head of the Rocks OverlookAnasazi State Park Museum

接著進入24號公路來到Capitol Reef National Park,再轉入191號公路後抵達今天重頭戲Arches National Park!

Escalante Interagency Visitor Center是Grand Staircase-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中四個遊客中心之一,每個館都有不同的主題。這個遊客中心位在猶他州(Escalante)的中心,富含當地地質和生態系統資訊。

(下圖)另一個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遊客中心。     

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位於猶他州(Utah)南方,鄰近亞利桑那州(Arizona)的交界處,於 1996 年由柯林頓總統指定為 National Monument(國家紀念地),但當時正逢總統選舉最激烈的時刻,此舉被質疑為尋求連任的選舉操作,因此它的主管機關並非 National Park Service,而是美國內政部的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;而且連在園區內鋪設道路也是爭議不斷,目前僅有 12 號及 89 號公路分別由北側與南側邊緣經過,其他大多是簡陋的泥土路。這裡也是美國 Lower 48 States (指阿拉斯加州Alaska和夏威夷州Hawaii除外的美國本土) 中最大的一個「無公路設施」區塊,交通不便,深入探訪不易。

此區共經歷五階段地質學上的主要侵蝕作用,才形成現今的模樣。各次侵蝕痕跡,歷歷可見;各岩層露頭,質地與色彩各異,是地質學上典型的階梯地形,Escalante 是一條河名,也是一個小鎮名,英文 Escala- 這個字首本有「層層向上」的意思,也呼應了「大階梯」的概念。

由於在這裡餐飲不方便,所以僅會把這裡當作一個途經景點。

沿著蜿蜒的12號景觀公路,停留Head of the Rocks Overlook,俯瞰整個Escalante Canyons。在陽光照射下,映入眼簾的是多彩光滑的岩石、廣闊無邊的景色。

接著順著公路方向,來到村莊遺址Anasazi State Park Museum。在高聳的11,000英尺高的博爾德山 (Boulder Mountain)的底部 ,曾經是科羅拉多河以西人口最多的普韋布洛祖先社區之一。祖先的普韋布洛人(Pueblo),也被稱為阿納薩齊人(Anasazi),在公元1050年至1175年之間佔領了這一地區。

剛進入博物館時,可以先觀看一段簡短的影片,講解了佔領期間人民和土地的歷史。其中發掘了1,000多件文物和陶器,也都在藏品中展出。而在博物館的後面,有一段短途小徑可進行自我導覽的遊覽,接著來到一個L形建築物,參觀真人大小的六居室古民居複製品,用來描繪這些建築物在近1000年前的樣子。從維修房到多層懸崖住宅,都能看出其傑出建築的能力。此外,在整個區域也發現了裝飾精美的鍋,碗,鋼包,杯子和其他精美的陶瓷物品。

在美國,很少有地方可以比得上Anasazi國家公園博物館的考古景點,可以近距離地親眼目睹近1000年前的生活。

24號公路沿途景觀奇異,兩旁連綿不絕的惡地地形十分壯觀。

圓頂礁國家公園Capitol Reef National Park,狀似華府國會的白圓頂建築而有其名。

這公園大致可分為幾個區:

  1. 有柏油路面的和沿著公園附近的景點,絕大部份的旅客都在此區遊覽。
  2. Waterpocket Fold – 100英里長的單斜褶皺和斷層。
  3. Cathedral Valley – 60英里的土路,需開車、過河。
  4. 公園邊遠地區,給登山客使用。

 

公園內最大的地標莫過於The Castle,顯而易見的獨特大岩石。而園內主要的重點就是”Waterpocket Fold”。地形特徵其實是河谷皺摺,大陸板塊碰撞擠壓形成長達一百多公里的破碎地形。被堆起來的岩塊狀似山脈綿延。而所謂單斜皺褶是一邊相當傾斜但另一邊卻是很平的皺褶,整個Waterpocket Fold形成於五千至七千萬年前,地形呈現西高東低,在一次造山運動時位於礁頂西邊的地層被抬高約2千公尺,隨後因侵蝕作用,岩層約在1500~2000萬年前始裸露於地表,成現今色彩斑斕的頂礁岩石群。

由於園內沒有完整道路開發,保有原始風貌居多,所以除非是開四輪傳動車或是選擇露營,不然一般遊客都會建議以輕鬆造訪附近景點的方式來做觀賞。 

公路上除了一路美景之外,還有因沿路都有源自於拓荒西部年代的風貌,也有印地安人居住過而留下來的歷史痕跡,也造就了1860年代以後在Utah州設立一個一個的小鎮。更增添了許多人文風情。

到了拱門國家公園可以先到旅客中心裡面,一來可以先了解一些重點及規畫路線,二來遊客中心也有工作人員可以做詢問。

遊客中心裡面還設有紀念品店、及一個小小的拱門博物館,介紹拱門國家公園內的生物、礦物還有拱門形成等資訊。

           

準備進入公園啦,一開始還看不到那些壯觀的岩石拱門。

拱門國家公園共可以分成五個區域,從遊客中心出發也分別列出所需開車的距離及時間。

點我放大圖

經過地殼隆起以及天然風化而形成的天然岩石拱門,保存了包括世界知名的精緻拱門在內大大小小超過2000座。在巨大的拱門之下,人類真的變得非常渺小。

由於要到達著名的 Delicate Arch,步道所需花費時間約要3個小時,非常耗體力,也經常會因不熟悉地形而有危險發生,所以建議要請專業的當地導遊帶領,才會相對安全。若只是想輕鬆的遠觀精緻拱門,就可以選擇走Delicate Arch Viewpoint步道。從Lower Viewpoint開始的平緩步道,到開始變成蜿蜒小路,踏上用石塊堆疊的樓梯往上走到Upper Viewpoint,就可以遠眺精緻拱門的奇景。也許沒有近距離的浩瀚,但卻可以輕鬆的一睹它的風采。

The Windows Section區域有許多不同時期的拱門,和北邊比較有名的拱門區比起來,這裡的拱門像是North Window還有South Window都還沒有被侵蝕成細細長長的樣子,都是看起來還很強壯的岩石。

此區域重點的步道有兩個,一個是較東邊可以繞South windowNorth windowTurret arch一圈的環狀步道,另一個是西邊可以到達Double Arch的直線步道。

比較年輕的拱門再之前是鰭狀岩,也就是石壁狀的石頭,因為中間部份比較脆弱,經年累月下慢慢侵蝕出拱門中間的洞,進而剩下細長的頂端,最後斷掉剩下石柱再繼續風化。

 

Devil’s Garden Trail步道屬於困難等級,距離相對遠 地形也陡峭,當中有名的Landscape Arch也在這區,剛進來時是走在巨大的石柱牆之間,而後要開始攀爬這些岩石,踏上一個個高點欣賞不同形狀的拱門、石窗。此區相對比較耗體力,所花時間也大約要5、6個小時左右。

由於拱門國家公園若只停留一天,無法把所有精華走完;若可能的話,會建議多安排天數,探索這些充滿生命力的拱門。

而位在拱門國家公園不遠之處,也有一座盛名的峽谷地國家公園(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),峽谷地國家公園位在科羅拉多高原的中心,綠河如字型般流入科羅拉多河,將峽谷地切割成三大區域:東北邊的空中島嶼 (Island in the sky)、西邊的迷宮 (Maze)以及東南方的針鋒 (Needles)。其中Island in the sky位在公路旁,靠近Moab小鎮,所以遊客大多會參觀此區。在Island in the sky 有聞名景點-死馬點 (Dead Horse Point) 以及著名的拱門Mesa Arch

至今,峽谷地國家公園絕大部分,仍是未經開發的原始地貌,除了空中島嶼 (Island in the sky)及針鋒 (Needles)兩條公路外,其他的路面大部分都是崎嶇原始小徑。

這些景區都是保留原始風貌,而又不失西部狂野風情,若喜歡冒險、也愛欣賞如此壯麗的地形,峽谷地國家公園絕對是個值得探訪的地方。

每年旺季前往峽谷地及拱門國家公園的遊客甚多,選擇駐足在鄰近的摩押(Moab)小鎮,會是個很好的選擇。雖然小鎮不大,但仍有多個連鎖飯店進駐、街道餐廳林立還有超市駐點,可以算是很便利的小鎮。

繼第一天打頭陣的錫安、布萊斯國家公園後,今天的12號及24號公路更為精采豐富,沿路上內心不斷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每到一個景點之時,都希望此刻能再多停留一些,去好好細細品味大自然給予的這份禮物。

時而站在居高處時,映入眼簾是一片荒蕪,你覺得自己萬眾之上;時而是在巨大岩石、拱門之下,你覺得自己無比渺小,心靈也從讚嘆轉為沉思平靜。

而在這天的路程中也穿插了人文風情的景點,讓人更感受到過去生活在此的祖先們,會就此敬畏這些與這片土地共存的人類。

而最後來到了拱門國家公園內心更是澎派,從原先的岩石觀賞,到真實的踏上這些岩石群,步道偶而陡峭、偶而平坦。抵達Double Arch的時候,選擇開始徒手攀岩,只為了更接近頂端的石窗。坐在石窗上時,剛好配上夕陽落下的壯麗景致,大自然的氣息裊裊環繞在身邊。